目錄
五、常見問題 FAQ
在高精密製程領域,精密陶瓷的角色愈趨關鍵,從半導體、光電到化學製程,陶瓷零件被廣泛應用於高溫、強腐蝕與高潔淨度等極端環境中。
但陶瓷並非「看起來光滑就代表品質好」,品質不穩定的陶瓷不僅影響使用壽命,更可能造成製程中斷、產品報廢或設備損壞。因此,學會判斷與評估陶瓷品質,是採購與工程人員不可忽略的重要任務。
在高精密製程領域,精密陶瓷的角色愈趨關鍵,從半導體、光電到化學製程,陶瓷零件被廣泛應用於高溫、強腐蝕與高潔淨度等極端環境中。
但陶瓷並非「看起來光滑就代表品質好」,品質不穩定的陶瓷不僅影響使用壽命,更可能造成製程中斷、產品報廢或設備損壞。因此,學會判斷與評估陶瓷品質,是採購與工程人員不可忽略的重要任務。
一、為什麼精密陶瓷品質評估這麼關鍵?
二、評估陶瓷品質的5大核心指標
1. 材料純度與穩定性
高品質陶瓷應具備可追溯的原料來源,常見如氧化鋁99.5%、氮化矽、氧化鋯等,純度愈高,穩定性與壽命表現越優。供應商應提供材質證明書(COA)、成分分析(如XRF)等佐證資料。
2. 尺寸精度與公差控制
陶瓷件若需組裝於設備中,幾何尺寸必須精準,高品質陶瓷應達到±0.01mm以內的公差控制,並搭配坐標量測報告(CMM)或2.5D檢測數據。
3. 表面品質與加工細節
檢查是否有裂痕、缺角、毛邊、砂孔等瑕疵。表面粗糙度應達Ra 0.2以下(或依規格定義),孔洞與槽位應圓滑無崩邊。若為真空應用或氣體導通結構,更需注意密封性與平整度。
4. 功能驗證:耐熱、耐蝕、電性穩定
優質陶瓷須經實際製程條件測試,包括高溫下是否變形、酸鹼侵蝕後是否劣化、電氣絕緣是否穩定。可要求供應商提供第三方測試報告或內部驗證資料。
5. 批次穩定與交期控管
即使樣品良好,也應確保後續批次一致性,避免批與批之間物性偏差或加工誤差。穩定供應與交期可控亦為品質的一環,避免因臨時換料或急單延誤影響生產排程。
高品質陶瓷應具備可追溯的原料來源,常見如氧化鋁99.5%、氮化矽、氧化鋯等,純度愈高,穩定性與壽命表現越優。供應商應提供材質證明書(COA)、成分分析(如XRF)等佐證資料。
2. 尺寸精度與公差控制
陶瓷件若需組裝於設備中,幾何尺寸必須精準,高品質陶瓷應達到±0.01mm以內的公差控制,並搭配坐標量測報告(CMM)或2.5D檢測數據。
3. 表面品質與加工細節
檢查是否有裂痕、缺角、毛邊、砂孔等瑕疵。表面粗糙度應達Ra 0.2以下(或依規格定義),孔洞與槽位應圓滑無崩邊。若為真空應用或氣體導通結構,更需注意密封性與平整度。
4. 功能驗證:耐熱、耐蝕、電性穩定
優質陶瓷須經實際製程條件測試,包括高溫下是否變形、酸鹼侵蝕後是否劣化、電氣絕緣是否穩定。可要求供應商提供第三方測試報告或內部驗證資料。
5. 批次穩定與交期控管
即使樣品良好,也應確保後續批次一致性,避免批與批之間物性偏差或加工誤差。穩定供應與交期可控亦為品質的一環,避免因臨時換料或急單延誤影響生產排程。
三、品質不穩的後果:高昂的隱性風險
四、全富奈米的品質管理流程與保證
常見問題 FAQ
Q1:精密陶瓷該用什麼方式測量尺寸?
A:建議使用CMM坐標量測儀或非接觸式光學儀器來檢測幾何精度,尤其適用於微小結構與異型件。
Q2:表面是否越光滑越好?
A:不一定。表面粗糙度應依實際應用選定,有些部位需拋光(如氣密結構),有些則以微粗面提高附著力或黏著效果。
Q3:陶瓷件的公差可以做到多小?
A:依幾何與結構不同,全富奈米一般可達 ±0.01mm,部分特殊件可進一步精修處理。
Q4:若只有樣品但無圖面,全富能協助製作嗎?
A:可以。我們可協助客戶進行逆向掃描建模與樣品再製,並提供修改建議。
Q5:陶瓷件是否需要檢附材料證明?
A:若用於半導體、醫療或航太應用,我們建議一律附上材質證明(COA)、成分分析與尺寸檢測報告,全富可配合出具。
A:建議使用CMM坐標量測儀或非接觸式光學儀器來檢測幾何精度,尤其適用於微小結構與異型件。
Q2:表面是否越光滑越好?
A:不一定。表面粗糙度應依實際應用選定,有些部位需拋光(如氣密結構),有些則以微粗面提高附著力或黏著效果。
Q3:陶瓷件的公差可以做到多小?
A:依幾何與結構不同,全富奈米一般可達 ±0.01mm,部分特殊件可進一步精修處理。
Q4:若只有樣品但無圖面,全富能協助製作嗎?
A:可以。我們可協助客戶進行逆向掃描建模與樣品再製,並提供修改建議。
Q5:陶瓷件是否需要檢附材料證明?
A:若用於半導體、醫療或航太應用,我們建議一律附上材質證明(COA)、成分分析與尺寸檢測報告,全富可配合出具。